煤价高涨 电煤中惨假厉害
活在不合理的幻想,你反而會很痛苦,因為九九・九九九九九%注定會失敗。
另一個關鍵因素是,我們利用社會網路分析來理解訊息是如何從《拉普勒》網站流動到大眾眼前,另外當然也包括反向流動的過程。我們也希望可以培養出一種彼此合作的文化,而追逐線上流量可能會導致惡性競爭。
我們不害怕新聞產業要面對的巨大變動,反而決定嘗試利用這個變動來解決一些長年的問題。我們會追蹤這些試圖操弄輿論的紀錄,有時還公諸於世。我很確定我們無論做什麼,都可以用上這項資訊:無論是推動我們網站的發展、幫助打擊政治上的貪汙,還是透過由下往上的模式打造更多以公民為基礎的建制。其中一個因素是,在其他媒體開始改變之前,我們的調查報導就開始以影像為主要焦點,當時距離臉書和Youtube讓影片變得隨處可見的年代還有好長一段時間。情緒風向標也會揭露這個國家的既得利益,比如有些政治人物或公司會不停重複選按同一種心情。
事實上,在臉書引進表情符號(emoji)的將近四年前,我們就已經推出情緒儀表(mood meter)和情緒風向標(mood navigator)的功能。透過這樣的概念,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動的資訊生態系中,我們開始用社群媒體來預測可能出現的突現行為。這次修憲案的主要內容是將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齡限制分別由20歲和23歲降低到18歲。
最終贊成票僅有563萬票,遠未達到全體選民過半數的門檻(962萬票)而遭到否決。蔡英文和賴清德遵循維持現狀路線 獨派為何堅持主張獨立建國?源於將過去的中華民國,包括二二八事件、白色恐怖、戒嚴法、一黨專政等舉措視為壓制台灣人的體制,他們認為除了推翻這種體制外,無法看到其它的出路。民進黨雖在1991年的黨綱中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,但在1999年的全代會決議(台灣前途決議文)中,立場轉變為維持現狀,目前則是實質「凍結」了台灣獨立的主張。由於日本與美國政府仍將堅守「一中政策」,因此不會給予外交承認。
這些批評透過台灣媒體報導,連日本也有所耳聞。將民進黨歸類為分離獨立的勢力並將其逼入絕境,屬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略的一環。
無論從國內政治或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,實現傳統意義上的台灣獨立可能性微乎其微。若僅有模糊的認知,則很可能會誤讀台灣局勢。台灣獨立有可能實現嗎? 即使對於降低選舉權年齡這種技術性議題,修憲也未能通過。若將此提升至獨立建國層級的修憲案,不僅國民黨會全力反對,在台灣多數民意是支持維持現狀下,公民複決也不可能會通過。
雖然使用何種程度的武力將取決於當時情況,但動用武力是中國共產黨的既定政策,這在中國於2005年所制定的「反國家分裂法」中有明文規定。更加嚴峻的是,中國一定會採取武力行動。即使台灣的總統或政府單方面宣布獨立,由於無法找到任何法理依據,不會讓事情有所改變。然而,中國並未明確台獨的定義,從而使其可以根據需求彈性解釋何謂台獨。
然而,對於這個詞彚的具體涵義、所需的法理程序,以及實現的可能性究竟有多高,許多日本人或許對此僅有表面的理解,而對其背後深層的脈絡並不清楚。台灣的多數民眾及民進黨的政治人物都深知這點,因此他們支持維持現狀。
在那樣的背景下,本省人對於外省人的掌權有著極深的憤恨。這種修憲門檻與日本國憲法相當,甚至更為嚴苛。
從中國的角度來看,若台灣根據新憲法建立獨立國家,即所謂的「法理台獨」,等同於中國被奪走台灣這塊領土。因此,民進黨既不會否定獨立的可能性,也不樂見他人否定。在公民複決中,假設投票率為75%,只要有25%的選民抵制,修憲案就無法通過。然而,仍有如台灣基進等小黨及部分政治團體高舉台獨立場。由於強烈的不信任感,使他們認為「民進黨不斷在背地裡搞台獨陰謀」。美國的國家利益在於確保台灣這個政治實體不受中國統治,但並不願為了讓台灣能自稱為台灣共和國而與中國對抗,日本對此的立場也是如此。
這與戰後日本的保守派政治人物未否定修憲可能性的情況十分相似。那麼要如何實現台灣獨立呢?首要之務是制定新的憲法。
修憲的門檻是:立法院必須要有四分之三的立法委員出席,並得到出席人數四分之三的立法委員贊成才能成案,最後在公民複決中取得全體選民過半數的同意才算通過。國民黨雖然明瞭台灣不可能獨立,但他們為了制衡民進黨並提高其支持者的危機意識,經常批評「民進黨想搞台獨」。
就連堅持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都被認定為台獨。讓我們假設一下,若能克服這項高門檻,成功建立台灣共和國又將會如何。
台灣的兩大黨所持的立場又是如何呢?國民黨反對台灣獨立。這樣的行徑更像是顛覆政體,只會引發社會動盪。且中國勢必投下反對票,也將無法加入聯合國。「獨立宣言」這類的話題其實源於1990年代台灣剛實現民主化時的討論,現今的台灣已經必須依法而治。
這個詞彙不僅對理解台灣局勢極為重要,也攸關著台海危機問題。台灣獨立的必要程序 雖然在日本的討論中,常有「要是台灣宣布獨立」之類的假設,但這其實是與現實情況脫節的假設。
因此可以斷定,在國內政治上台灣獨立是不可能實現的。為了達此目的,必須修改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。
即使台灣成功建國,若未能獲得外交承認,實質上仍與現狀無異。因此,台灣獨立仍然作為一種理念未曾消失。
如果中華民國消失,台灣共和國成立,國民黨將失去他們的立足之地。儘管中國對台專家也清楚獨立建國不可能實現,但對中國共產黨來說,民進黨依舊被視為阻礙統一的敵對勢力。雖然日本媒體幾乎沒有報導,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11月的地方選舉中,就曾進行修憲案的公民複決。中國共產黨並不樂見中華民國的民主化,對於台灣認同意識的擴張也有所不滿。
中國同樣擔憂台灣走向獨立。換言之,只要在立法院中有四分之一的立委反對,就能擋下修憲案。
現實是,這種形式的台灣獨立即使能夠實現,也不會帶來任何實質好處,反倒可能失去現有的自由民主獨立國家體制。只要國民黨持消極態度,就足以讓修憲案被否決。
文:小笠原欣幸 譯:張進逸 「台灣獨立」這個詞彙,常見於日本媒體報導之中。國民黨則擔憂台灣走向獨立。